杨杰 邓世彪 记者 张乃文
霜雪凌冽,身影忙碌……近日,记者来到朝天区曾家镇,该镇场镇道路改线工程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据介绍,为保护曾家场镇风貌配合旅游产业开发,该区交通规划向景区“让步”。改线工程竣工后,机动车辆会绕曾家场镇行驶,曾家场镇进入“步行时代”。
“环线”·影响
朝天城市布局中的“环线”
6日,记者从朝天区交通、规划和建设局了解到,曾家镇道路改线工程仅属于该区公路路网规划中“两轴、一环、多辐”中“一环”的节点性工程。据介绍,“一环”(外环线)穿越沙河、蒲家、西北等16个乡镇(沙河—蒲家—西北—羊木—东溪河—陈家—柏杨—大滩—马家坝—青林—转斗—中子—平溪—曾家—麻柳—鱼洞—沙河),全长230多公里,涉及人口占该区总乡镇、人口60%以上,建成后对朝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据了解,蒲家—西北、陈家—柏杨、大滩—马家坝等六条道路属该区“外环线”道路,改造工程于去年6至7月启动,目前已完成总量的70%以上,今年4月将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整个环线,预计2013年全部建成通车。
“外环”大部分是对原有道路的改建提升,建成后,对该区蒲家、文安、马家坝乡意义重大。沙河镇至蒲家乡道路被嘉陵江所阻隔,蒲家老百姓要必须靠船或徒步穿行火车桥过江,才能到达隔江相望的108国道去广元,出行十分不便。
“外环上飞仙关大桥建成后,蒲家老百姓上朝天下广元就方便了!”采访中,蒲家乡村民何应刚说。
“环线”·气质
朝天特有文化的“书库”
朝天外环线并非现代意义全封闭环线,而是一个开放,穿越秦巴山复杂地形地貌开放的环线。其穿越的16个乡镇,各有特色,建成后或形成一个特有的环线文化经济带。
环线上,曾家镇有特色民居、农家乐、养生文化;麻柳乡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吊脚楼;中子镇是“天府北来第一镇”,有细叶石器遗存……此外,工业文明也在这条环线初露端倪:依托地方特有资源和优越的交通区位建立的中子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区……
1月7日,在马家坝乡卫东村二组,记者见到了64岁村民白成文。他正包装从附近村民家收集的松子。白成文告诉记者,冬天农闲,这里农民有采集野生松子和橡子的习惯,今年松子收购价在5到8元,靠转手“套利”每斤他能赚2到3元。他认为各乡镇“逢场”时间不同,外环建成后,自己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这是一条展示乡土、市井朝天的文化之路。
“环线”·价值
朝天环线的民生效用
如果说高速路、国省干线在路网中的作用是宏观上的“通”,那么县乡道、通村公路算是微观意义上的“达”。朝天外环线建成后,会将微观意义上的“达”,发挥到最大效用。
从该区交通规划布局图上看,环线围绕中心城区,与中心城区辐射出的道路形成不规整扇面。扇面上任意一点都可以选择最优动线(路径)到达中心城区,符合道路人性化设计。从运输视角看,提高了客货运输经济总量,产生了惠及朝天60%以上乡镇、人口的交通福利。
外环线在节点上还与广元市域交通系统产生了羊木、中子、曾家镇等12个路网交点,进一步拓展了地方路网的“开放性”。
“环线建设将成为撬动朝天城镇化步伐的又一杠杆!”朝天区交通局负责人说。另据了解,该区城市交通建设在未来还将重点构造中心城区交通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