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引进来,产业兴起来,百姓富起来
——朝天区工业富民的“大巴口”范本
记者向德孟
“以前,咱种田种菜,大春小春都遭淹,一家人一年下来人均收入也就500元左右;自从广元海螺水泥项目落户村里后,我们虽然失地了,但没有失业,还过上了更好的日子!”10月21日,朝天区朝天镇楼房村大巴口村民常万军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有女莫嫁大巴口,一年四季地里走。这是昔日的大巴口。
有女难嫁大巴口,楼房小车金斗斗。这是今日的大巴口。
口口相传的民谣之变,折射出大巴口的变迁。这一变迁背后究竟有什么?
“在‘两化互动’的大潮中,朝天区牢牢把握‘快发展、争跨越、求升位’主基调,力求引进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广元海螺水泥项目就是我们两化互动、富民强区的生动实践。”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说。
2008年以前,村民常万军所在的大巴口片区,住房低矮、道路泥泞、农田瘦薄、河滩荒凉,是典型的贫困村落。朝天区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利用大巴口的交通和资源优势,打造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的实验点。
2008年5月29日,广元海螺水泥项目落户大巴口,这是震后四川引进的首个近20亿元工业项目,也是朝天区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
今年7月30日,广元海螺水泥项目全面竣工投产,该项目可年产优质水泥500万吨、发电1.54亿度的产能,年产值可达17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今年1至8月,广元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产品产销两旺,累计生产水泥3152570吨,实现销售收入11.56亿元,入库税金达1500万元以上,已经占领了广元水泥市场的“半壁江山”,大项目巨大的投资效应、联动效应、品牌效应彰显无疑。
依托广元海螺水泥项目而入驻大巴口的海螺塑料编织袋项目将于今年底全面建成投产,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年产化工编织袋7亿条,年产值可实现7亿元以上,税收实现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依托海螺这一企业,一个总产值超24亿元的新型建材工业基地基本建成,大巴口工业新城快速崛起。
在2008年海螺入驻大巴口时,朝天区就建立落实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的统筹推进机制,加快农民就地城市化,促进人口聚集,扩充城区规模,努力推动大巴口的空间、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和科学转型。
近三年来,该区通过统建还房、自建还房、分散安置、货币安置等方式,让村民享受到了来自搬迁安置政策的最大惠泽,所有搬迁户全部住上新房子,水、电、气、光纤全通,每户农民还拥有10平方米的门面。同时,该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片区“三纵两横”主干道、1870米的防洪河堤、大巴口公路大桥以及通往明月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路;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农贸市场、停车场、宾馆等设施;力求人居环境绿色化,小区管理物业化,治安管理规范化、长效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10月20日,村民李永科高兴地告诉记者:“三年前,我靠种田种菜为生;现在我‘洗脚’上岸,成了海螺公司的员工,妻子也在海螺公司煮饭,我们在家门口上班,再也不外出打工了,现在也买了私家车,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的事情。”
“在大巴口,80%的农户都拥有卡车或小轿车,像李永科这样过上好日子的农户比比皆是;不少村民还盯上数千企业员工在此工作、生活的商机,开起了店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当地干部赵长禄说。
该区致力于增加失地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加快农民生产方式市民化。大力与广元海螺公司、海螺塑编公司协调,安置近500名余村民进入海螺上班;利用海螺的物流优势,组建了融通货物运输有限公司,解决了100余户拆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鼓励群众从事第三产业,依托园区配套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的楼宇经济和城市综合体。
放眼大巴口,一栋栋大楼气势恢弘、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排排路灯整齐漂亮、一辆辆货运卡车整装待发,人气、商气、财气的不断汇聚,一座工业新城正在快速生长。
大巴口管委会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大巴口常住人口由三年前的1000余人增加到近4000人,这里已经成为朝天城区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组团。”
在大巴口,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城乡统筹模式的崛起,也看到了朝天区决策者富于前瞻的眼光、敢于开拓的勇气、执着推进的魄力。唯有通过产业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
大巴口的变迁,也仅仅是朝天区工业富民的一个缩影。2010年,该区实现了“二产超一产、工业超农业”,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73.1%,5200余农民获得了就业岗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75元,增长15.3%。今年1至9月,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4961万元,同比增长72.27%,增速和完成进度均居全市第一,工业助农增收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