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10月21日,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2023年‘我眼中的新时代’巴蜀文艺评论蜀道行主题采风创作”活动走进朝天区。
巴蜀文艺评论蜀道行主题采风创作活动走进朝天区曾家山鸳鸯池森林公园
活动期间,二十余名国家、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家学者、评论家代表、广元市文联及非遗专家行走在朝天大地,先后深入先秦栈道明月峡、地下仙宫龙门阁、生态康养曾家山等地进行采风创作,感受“小养胜地,大道朝天”独特的魅力。
大道如虹通四方,铿锵前行天地新。行走在素有“中国交通天然博物馆”之称的明月峡,一幅古今交通发展变迁的历史画卷缓缓在大家眼前展开。“这里的每一个栈孔,每一道纤痕,都凝聚了古人血汗与智慧。”“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勇气书写的传奇!”……望着绝壁上的栈孔,专家学者们纷纷对古人的精神与毅力赞叹不已,对古人的智慧深感佩服。
秋日暖阳下的曾家山,山林褪去青绿,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层层色彩叠加,像一幅徐徐展开的风景油画。专家学者们走进曾家山鸳鸯池森林公园,登上龙神阁俯瞰万亩彩林;穿行荣乐古街、汉王老街,感受浓郁的人间烟火;探访曾家山体育公园,探寻“运动曾家山”的独特魅力;漫步“原乡”、云顶美宿,品味康养休闲“慢生活”……大家纷纷感叹,每次来曾家山,都能感受到变化巨大,曾家山越来越美,越来越好了!
专家学者们在汉王老街采风
文化自信、朝天故事、人民生活、使命担当……10月20日晚,在川渝文艺评论转化创新交流座谈会暨巴蜀文艺“朝天蜀道行”研讨会上,大家就一天多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了热切的讨论,并围绕人文建设、文化创作等话题,共话近年来文艺创作新动向、新思考、新成就,为朝天文化“走出去”出谋划策。
“川渝地区不仅是艺术创作高地,也是文艺评论重地,具有深厚美学底蕴,对文艺创作和大众审美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专委会主任、教授张德祥在研讨会上表示,此次采风活动,他不仅感受到了朝天区的生态康养之美,也对地方文化资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朝天区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色,更好地开发文化产业。
“这次又来到朝天,感觉曾家山的变化很大。”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国辉说,朝天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人物,作为蜀道文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建议朝天挖掘历史,发展关隘文化,并且依托曾家山的生态优势,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吸引各地文艺学者,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川渝文艺评论转化创新交流座谈会暨巴蜀文艺“朝天蜀道行”研讨会
“我特别关注朝天的奇石,中子的珊瑚玉非常出名,而曾家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形成了许多奇石。”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赏石艺术专委会主任宋勇建议,要重视赏石艺术,打造朝天区奇石品牌,建立奇石文教所、交易所等,进行奇石的产业估值和交易,为朝天的蜀道文化旅游发展助力。
……
“伟大时代蕴藏着文学创作的丰富养分,朝天区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发展热潮中争先创新的拼搏精神,培养了生机勃勃的文化土壤,呈现出丰富的文艺面貌,迸发出创新活力。”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将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团结引领,聚文艺“两新”之力,为人民抒情抒怀,为时代热情放歌,合力推动川渝文化艺术繁荣兴盛。(冉金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