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在广元市朝天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
2021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五年行动方案》。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将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推进情况专题调研纳入了监督计划。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张开翅主任任组长,向荣华副主任任副组长,农工委负责人和实地调研所在乡镇人大主席参加。5月19日至6月2日,调研组先后深入曾家镇、沙河镇、临溪乡、羊木镇、云雾山镇、中子镇、大滩镇和朝天镇8个乡镇实地调研,其余4个乡镇向调研组提交了书面情况报告。调研过程中,与9个部门进行了座谈,与15个肉牛羊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力求在全面掌握肉牛羊产业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出务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2021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五大工程”,落实“四项措施”,肉牛羊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21年11月—2022年12月,全区累计新(改)建肉牛圈舍4.3万平方米、肉羊圈舍1.6万平方米,累计引进肉牛2350头、肉羊21365只。截止2022年底,全区出栏肉牛10230头,完成市下目标1.04万头的98.4%,同比增长9.9%;存栏肉牛2.8万头,完市下目标2.6万头的107.7%,同比增长8%。出栏肉羊88785只,完成市下目标9万只的98.7%,同比增长7.2%;存栏肉羊7.3万只,完成市下目标6.9万只的105.8%,同比增长6%。2022年以前,全区有肉牛羊养殖场的乡镇仅几个,现在每个乡镇都有适度规模的肉牛羊养殖场。
(二)“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一是企带户养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区发展年出栏肉牛300头以上的企业5个,1000头以上的养殖专业村2个,10头以上的养殖专业大户74户;发展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企业7家,5000只以上的养殖专业村1个,30只以上的养殖专业大户51户。全区肉牛羊养殖总户数(含企业)达3828户,比2021年增加131户;肉牛羊专合组织8个。启动了羊木肉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二是母畜增量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区新引进能繁母牛1035头、能繁母羊13258只;建成种羊扩繁场2个、牛冷配改良站2个,发展年存栏能繁母牛100头以上的犊牛繁育场2个、年存栏能繁母羊300只以上的羔羊繁育场6个。三是以草换肉工程。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因地制宜种植优质饲草料,支持肉牛羊养殖场户利用草山草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肉牛羊养殖。探索“饲草种植+收储+调运”供给模式,培育饲草料收储加工企业1家。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40%以上。四是延链补链工程。规划建设肉牛羊屠宰厂,巩固肉牛羊特色餐饮店5家,在沙河镇、曾家镇继续探索肉羊农旅融合发展。五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畜牧兽医站牌子,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担任畜牧兽医站站长,明确人员专职负责畜牧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126人次。大力推广肉牛羊粪污处理技术和种养循环模式,规范提升有机肥生产厂1家。
(三)保障措施落实较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肉牛羊产业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牵头推动落实的“书记工程”,组建了肉牛羊(土鸡)产业工作专班,制定了《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五年行动方案》,出台了《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试行)》,将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区级相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肉牛羊规模化养殖企业、专业村都有乡镇副科级领导挂联。二是强化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统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00万元,重点支持优良品种引进繁育、肉牛羊引进、标准化圈舍建设、饲料加工、秸秆回收利用等肉牛羊产业发展重点环节,同时整合相关农业项目资金,用于肉牛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院地(院企)合作,依托四川那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羊木镇新山村建成肉牛羊专家大院,建立肉牛羊产业技术研究制度,开展肉牛羊养殖体系研究和技术培训。为重点企业、养殖专业村配备1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跟踪开展技术服务。四是强化政策服务。用好用活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用地环保等政策,累计批转肉牛羊圈舍用林地100余亩、一般耕地达400余亩,对养殖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肉牛羊养殖场(户)实行登记管理,不需申领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为肉牛羊养殖场(户)落实小额信用贷款300余万元。开展了肉牛羊政策性农业保险。肉牛羊养殖场用水用电得到了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突破发展肉牛羊产业推进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新阶段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肉牛羊产业发展在畜类结构、良繁体系、产业链条、技术力量、保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一)畜类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不高。我区属于深山区,立地条件较差,林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量少且分散,在肉牛和肉羊两类牲畜养殖选择上,更适合肉用山羊养殖。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我区为全省羊产业生产基地县。但从2022年建圈和引种的总体情况来看,养牛的多,养羊的少,这与我区实际不相适应。全区肉牛羊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小规模的散养户多,10头以下的肉牛养殖户比例高达65%,30头以下的肉羊养殖户比例高达50%以上。
(二)良繁体系不健全,优质畜群比例低。种牛扩繁场还是空白,犊牛繁育场仅两个,肉牛引种基本上从外地调入,引种成本高;仅有的两个种羊扩繁场也不能满足肉羊产业发展需要。大多数肉牛羊养殖场重视肉牛羊育肥,轻视肉牛羊良种繁育。散养户虽然有能繁母牛羊进行自繁自育,但大多为退化或多代杂交品种,近亲繁殖,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优质肉牛羊群体数量不多。
(三)产业链条不完善,融合发展程度低。缺少与肉牛养殖规模相应的饲草料收贮加工流通企业,饲草料以分散外调为主。区内无牛羊屠宰企业。大多数肉牛羊养殖场(户)以育肥为主,未与区外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以活体交易为主,肉牛羊特色餐饮开发停止不前,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肉牛羊品牌,没有开展肉牛羊产品认证,绿色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开发。肉牛羊养殖与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美食品尝等结合不够紧密。
(四)技术力量不匹配,发展基础有短板。一是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技术指导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乡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能较弱,指导现代畜牧发展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据调查,在乡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中,年龄50岁以上的占比达41%。初次从事肉牛羊养殖的业主大多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二是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保护不到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个别家庭农场肉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个别村集体组织肉牛养殖场粪污堆积场地选址不科学,收集分离设施不适用。
(五)协调配合不紧密,金融创新跟不上。一是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之间协调配合不紧密。在部份肉牛羊养殖场建圈选址环节,乡镇、农业、林业、水利、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几方没有同时到现场把关;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个别部门和乡镇监管未及时跟进,相关部门没有开展联合检查,导致个别业主有机可乘、有空可钻,建圈时非法采矿、农村土地流转未审查备案等违法违规行为没得到及时制止。二是金融保险创新滞后。养殖设施设备、保单订单、活体等抵押质押贷款没有破题,不能适应肉牛羊产业发展融资需求。种牛与育肥牛、种羊与育肥羊的市场价格不一样,而目前保险机构制定的保费和赔付标准却是一样的,因此业主呼吁差异化保险。
三、下步工作建议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做大规模总量、补齐发展短板、提高产业质效为重点,协调推进“五大工程”,落实落细保障措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使肉牛羊产业真正成为我区助农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优化畜类结构,继续做大养殖规模。按照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我区为羊产业生产基地县的定位,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畜类结构,以肉用山羊养殖为主,以肉牛养殖为辅。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资源条件,探索建立肉牛羊养殖半放牧半舍饲模式。坚持龙头企业主抓仔畜繁育和加工营销、专合组织负责服务、农户适度规模养殖思路,全面实施“企带户养”工程。继续扶持培育现有肉牛羊规模养殖企业提档升级、企业化发展,大力招引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国内肉牛羊发展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肉牛羊养殖场;组织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建立肉牛羊养殖专合社,以代养、托养、寄养等方式带动农户养殖肉牛羊,培育肉牛羊养殖专业大户。支持返乡创业人员以独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发展肉牛羊适度规模养殖,鼓励散养农户利用自有农作物秸秆和草山草坡资源发展肉牛羊养殖,真正构建“龙头企业+专合社+养殖户”的“企带户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肉牛羊产业重点乡镇,发展一批肉牛羊养殖专业村,巩固提升金罗肉羊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肉牛现代农业园区。
(二)强化种畜繁育,大力保障养殖畜源。把保障种源供应作为做大肉牛羊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扶持种牛羊企业扩产提能,在重点乡镇规划建设肉牛冷配改良站、种牛羊扩繁场和母畜养殖基地,提高种牛羊产能。肉牛重点引进繁育西门塔尔、安格斯、蜀宣花等适合我区发展的优良品种,提升壮大本地黄牛、杂交牛品种,探索发展奶牛养殖;肉羊重点在巩固提升我区现有的川中黑山羊和南江黄羊两个品种的基础上,探索引进繁育适宜我区发展的其他优质品种。大力扶持农户发展基础母畜养殖、规模养殖场建设母畜养殖基地、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创建国省级肉牛羊核心育种场或扩繁场。推广多胎繁殖、牛冷配改良等提质增量技术,提高自主供应能力。
(三)强化延链补链,持续提高产业效益。结合全市规划布局,对外招引肉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开发肉牛羊熟食系列产品,与肉牛羊养殖场户开展产宰产销合作。广泛拓展肉牛羊及产品销售渠道,构建电商营销体系,完善冷链物流配送设施,大力推动肉牛羊产品进入城市、商超和餐馆。引导肉牛羊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肉牛羊养殖、屠宰加工、饲草料供应等企业组建肉牛羊产业发展联盟或联合体,形成全链集群发展格局。全面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加强肉牛羊产品质量监管,开展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积极培育牛羊品牌,鼓励发展牛羊产品电商和开设牛羊肉消费体验店,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畅通肉牛羊及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推进牛羊养殖与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美食品尝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鼓励建设特色餐饮店,支持在区外开设连锁店,不断提高肉牛羊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强化能力提升,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人力资源与肉牛羊产业发展相匹配,全面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机构、编制和人员,按核定编制明确人员专职负责畜牧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工作,确保“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加强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肉牛羊养殖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落实肉牛羊产业科技服务制度,加强肉牛羊养殖技术指导。坚持肉牛羊养殖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统筹争取实施好相关项目,配套完善肉牛羊粪污处理设施,大力推广肉牛羊粪污处理技术和种养循环模式,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实现农牧结合、种养配套、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五)强化协调配合,切实跟进金融创新。健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日常工作沟通协调和联合执法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进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创新肉牛羊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探索开展养殖设施设备、保单订单、活体等抵押质押贷款,满足肉牛羊产业发展的合理融资需求。用好用活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为养殖场(户)产业发展提供信贷保障,解决肉牛羊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融资难问题。大力推进肉牛羊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市场价格指数、养殖收入等保险产品,帮助养殖场(户)降低产业发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