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29号
周明青
产业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也是最长久的扶贫,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基、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依托。产业发展好了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促进作用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对贫困户脱贫成效巩固、长远增收致富将起到根本性作用。但是,纵观目前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和小额扶贫贷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发展规模小、结构单一,有的甚至还只是规划,全区无整体综合规划,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贫困户的产业在扶贫期间有规划有人管,一旦宣布脱贫,贫困户的产业无人问之,造成国家资源浪费。
建议:
一、政府要对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做硬性要求,无产业不支付产业发展资金,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指导力度,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好坏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二、帮扶责任人要正确引导所帮扶的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加强技术培训和明白人培训,形成建管并重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建立产业发展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实行跟踪管理,定期查看管护效果,形成影像资料,纳入产业发展资金兑付的考核依据;对发展规模较大,管护效果较好的给予奖励,以此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产业发展成效;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和能人,建立一批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或园区以及能人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发展壮大,从农户和基地的短、小、散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模式,彻底转变土地经营种植模式,让老百姓真正从传统的刀耕火种中解脱出来,实现产业增收、产业致富,把帮扶过程中的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和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从被动接受发展产业到自愿发展产业转变,使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稳定长期致富不返贫,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 A )类
广元市朝天区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局
关于2018年度第29号代表建议的回复
周明青代表:
收到您们在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精准扶贫产业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区委农工委和区农业局,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在工作推进中强化落实。现将您们的建议案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一)专注“四个一”“四个有”,建立高质量农业产业体系。按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总要求,建立贫困村“四个一”和贫困户“四个有”的产业扶贫评价指标。一是贫困村达到一村一品、一村一园、一村一社、一村一超“四个一”(即:每个贫困村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至少1个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个专业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二是贫困户实现户有产业园、生产有服务、产品有销路、经营有带动“四个有”(即:每个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建设1个户办特色产业园、有经营主体或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提供生产服务、有收购订单或专属电商平台组织产品销售、有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利益联结带动经营)。通过建设贫困村“四个一”贫困户“四个有”,推动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对接,促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相衔接,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与致富奔康相统一。
(二)着力“四个聚焦”,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工程。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一是聚焦“三园联动”,提升基地。坚持“三园”联动产业扶贫路径,抓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业产业合作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建“三园”,进一步提升巩固已建“三园”,持续加大现代农业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管护机制,切实把贫困户带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联动发展。到2020年,新建现代农业园区3个,累计建成村特色产业示范园214个、户办特色产业园2万个,新增和提升农业产业基地5万亩,实现“三园”对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二是聚焦融合发展,提升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新建初加工设施20座。推进农业产业园景区化建设,打造休闲度假村落,建设幸福美丽农家,形成“美丽田园十乡百景”休闲农业大品牌。新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个,创建省级农业主题公园1个、休闲农业专业村12个、休闲农庄120个。三是聚焦市场开拓,提升品牌。倾力“曾家山露地好菜”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用好“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强化产销对接,通过开设线上线下销售专区、建设扶贫产品专属销售平台、开展定向采购帮扶、加强市场推介、强化东西部扶贫产销合作等方式,拓展扶贫产品销售市场。四是聚焦优质服务,提升科技。持续发挥64名驻村农技员、26个专家服务团、37个农技巡回服务小组、320个科技示范户农技服务作用,探索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配齐配强乡镇农技人员,实现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提升益农信息服务功能,到2020年打造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3个,建成达标示范社70个,实现益农信息服务全覆盖。
(三)强化“三个重点”,构建益贫带贫利益联结机制。突出主体培育、利益联结、风险防范三个重点,确保贫困群众稳定长效增收。一是强化主体培育。兑现落实各类政策,支持现有龙头企业上档升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实做强,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带动贫困群众进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带动贫困群众提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四个带动”台帐。到2020年,新培育省级示范社4个以上、省级示范场4个以上。二是强化利益联结。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自主经营模式、“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模式、“产品分成+劳务收入”托管代养模式,通过“三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全链分享产业发展收益。三是强化风险防范。认真评估扶贫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探索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围绕全区“5+N”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坚持适地适生和市场需求原则,调优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特色错位发展。积极探索贫困户产业保险全覆盖、保费全额补贴机制,有效化解扶贫产业发展风险。
二、村集体经济相关工作
目前,我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未建立,受农村人才外流的严重的影响,发展集体经济的人才缺乏,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力和影响力非常弱。今后,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老百姓成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人,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和能人,建立一批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或园区以及能人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发展壮大,从农户和基地的短、小、散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模式,彻底转变土地经营种植模式,让老百姓真正从传统的刀耕火种中解脱出来,实现产业增收、产业致富,把帮扶过程中的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和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从被动接受发展产业到自愿发展产业转变,使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稳定长期致富不返贫,同步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