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牵手”林下经济 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翠香猕猴桃产业园见闻
梁慧芳 孙春梅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宜谦
冬日的暖阳穿破云层,洒在石板村的晾晒场上,刚切好的白附子片散了一地,阳光洒在上面,雪白一片。
12月1日,记者走进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翠香猕猴桃产业园,园区负责人陈涛正将刚切片的白附子摊铺开来。
5年前的夏天,陈涛应朋友之邀从成都来到了石板村这个川北小村落。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夏季凉爽,草木葱茏,气候宜人,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深深地吸引了他。
“当时在进村的途中,看到大片闲置的土地让我觉得可惜,也是从这儿开始,想着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做点什么。”陈涛回忆道。于是,故事便在机缘巧合之下展开了。
2019年初,陈涛与石板村“一拍即合”。陈涛投资的200余亩羊肚菌园区、200余亩猕猴桃产业园区相继建成。分拣场、步行道、隔离网、排水渠……石板村对产业园的支持也紧随其后。“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鼓励支持业主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正积极争取为园区配套单轨运输车,而且已经申报了。”石板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泽说,通过推动园区发展,带动了更多村里人就近就业,从而实现园区和村民的双赢。
在园区迎来丰收之时,望着猕猴桃树下空旷的土地,陈涛始终觉得“这土地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遇,陈涛发现,自己的猕猴桃园长出了许多叶大根浅的“芋头”,每到冬初还有商贩前来收购,仔细一查,这些野蛮生长的“芋头”居然是一味中药材——白附子。
白附子植株低矮、根浅叶茂、喜阴纳凉,生长在凉爽阴湿的环境中。“猕猴桃套种白附子,二者不仅不会有争地矛盾,相反,猕猴桃能为白附子遮阳保湿,挖掘采收白附子时也能为猕猴桃树松土施肥,一举两得。”陈涛深谙其道,充分发挥了土地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
于是在今年3月,陈涛开始在猕猴桃产业园区套种白附子。“今年我试种了100多亩,总产量有14吨左右,园区毛收入预计会增加20余万元。”陈涛说。
当下,白附子已经采收完毕,正值白附子晾晒分装期。石板村通过劳务合作分社为陈涛召集劳动力,三五人组队,多组流水线合作,去皮、切片、晾晒……晾晒场上不一会儿就挤满了雪白的白附子片。
“在园区务工每天至少可以收入80元。”石板村7组村民步文江告诉记者,“以前在外务工虽然收入高一点,但心中挂念家中老小,现在出门走5分钟,就到园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挣钱补贴家用,也更方便照顾老人小孩。”目前,陈涛的园区已带动村里3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有村里的大力支持,我心里很踏实,也很有干劲,还想发展农家乐,希望能通过自己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陈涛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