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区小城到现代新城的蝶变
——探寻朝天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轨迹
侯 玲
几年前,朝天城区所在地还只是一个山区小城,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刚过1万。如今,这里已是街道畅达,高楼林立,一座现代新城的格局已经初具规模。朝天是靠什么在短时间内 “破茧成蝶”的?
重规划兴基础,拉大城区框架
近年来,朝天区以规划为先导,大力推动当地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去年,该区按照“北扩西拓,南连东进”的发展布局,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联动,坚持统筹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和城市融合、新区与旧城融合、城区与园区融合,依托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旅游景区建设,同步推进大中坝、小中坝、大巴口三片开发,城区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双双实现大幅增长,均在震前基础上实现了“两个翻番”:城区建成区面积由0.99平方公里增长到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2万人增长到近4万人。
在交通路网建设上,该区以拉大主城区框架为切入点,完善城市道路,竣工了潜溪河二桥、明月峡高架桥项目;完成了大中坝道路体系建设、中山街及南出口道路、楼房村人居环境改善附属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了朝天二小至中学道路、五丁街延长线建设。建成通乡联网路201公里、通村公路240公里,竣工大滩嘉陵江大桥、东溪河大桥等10座农村桥梁,全区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村通达、65%的村通畅。通过这些路网的改造,拉大城市框架,方便群众出行,增进要素流动。
在重点集镇建设上,朝天区坚持把集镇建设与园区景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了曾家、青林等集镇建设,建成了29个新型农村社区,打造了广陕高速朝天北段新村示范片,累计带动1.69万人到城镇安家置业。
改善居住环境,吸引人口回流
“我原计划在上海买房子,今年春节回朝天才发现,朝天的居住环境非常好,发展的潜力很大,我就在朝天买房做生意了,不用在外漂泊了。”在上海打工多年的朝天民工林明说,他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回朝天创业,因为家乡也快赶上大城市“洋盘”了!
去年,该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全年改造和新购买廉租住房100套,自建公共租赁住房115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4套,加快推进15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215户农村危房改造;顺利推进陵江峰阁二期、东升国府、明月水岸、锦绣家园等房地产和小中坝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商住房和商业服务房开发23万平方米。
该区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完成了城区小峨眉路、大巴口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成平溪、青林等乡风貌塑造任务。对新旧城区绿化进行改造、更新,完成潜溪河二桥、小中坝滨江路、明月峡高架桥79盏中华灯安装和军师街、武装部道路、明月峡景区道路、大巴口安置区道路共239盏路灯安装。
产城一体化,增强城市活力
一座城市的活力,体现在市场的繁荣程度。为此,该区坚持把聚集优质要素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向朝天主城汇集,提高主城核心竞争力。依托大巴口新型建材、中子农特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完成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建设,加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聚集步伐,形成“产城一体、互动发展”的格局。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启动中子物流园区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朝天大酒店项目竣工,与城市功能配套的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大型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鼓励发展信息、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交通、建筑、房地产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主城区产业档次。
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说:“去年来,朝天牢牢把握‘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民小康’主题,紧紧围绕建设‘广元市北部中心和嘉陵江上游、川陕结合部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和剑门蜀道旅游城市’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新型城镇,城区新增建设面积980亩,城镇人口新增1万人,达到4万人,全区城镇化率提升到32%,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实现了从山区小城到现代新城的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