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建设区域文化中心
——专访中共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
记者 向德孟
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到,朝天区将如何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月10日,记者就此对中共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进行了专访。
挖掘丰富文化资源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要实现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朝天区具备哪些基础和条件?
蔡邦银:朝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蜀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朝天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去年,我区在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为发展文化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区文化中心、核桃文化广场、曾家山民俗文化园等一大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麻柳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明月峡古栈道文化驰名中外,李家狮舞、曾家锣鼓等特色文化发展欣欣向荣;以明月峡、曾家山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资源全国闻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朝天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打造民生文化品牌
让公共文化阳光遍洒朝天大地
记者:朝天如何打造民生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蔡邦银: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今后五年,朝天将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城乡统筹、全民共享、区域联动”的思路,加大文化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上档升级;完成25个乡镇文化站规范化建设,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室、公共阅报栏、电子阅报室等设施,建成集活动开展、人才培训、政策宣传和科技普及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完成朝天镇、羊木镇、陈家乡等六镇三乡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创建;加快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完成214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建好各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室,力争实现村级文化服务站点、网络全覆盖;广泛开展公益性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未来五年,朝天如何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蔡邦银:未来五年,朝天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主动融入蜀道文化旅游线和成德绵广文化产业带,大力实施“文化推动”战略,制定《2012—2016年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建设实施规划》,扎实推进蜀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建设。一是精心打造蜀道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明月峡先秦栈道二期保护和开发工作,完成朝天关古驿道建设,拓宽景区文化功能,完善文化产业要素,实现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多元化,延伸产业链条,建成蜀道文化旅游线上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培育养生文化,巩固“西部生态养生基地”成果,大力发展养生文化产业,切实做强养生文化品牌。三是加强以麻柳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引进生产企业,形成麻柳刺绣保护、培植、生产、销售产业链,用5年时间将麻柳刺绣建成集文化展示、旅游参观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支柱产业,力争将麻柳刺绣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性产品。四是建成大安寺、小峨眉寺等佛教文化展示区,抓好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满足旅游者求知、求美、求奇的旅游动机,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五是加快红色文化开发工作,建成朝天区红军文化公园、青林乡红坪县苏维埃保护遗址和羊木坝战斗纪念碑,将青林乡红坪县苏维埃保护遗址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大力推动文化与广告、体育、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使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以上,切实加快生态文明繁荣和谐新朝天建设进程,把朝天基本建成文化氛围浓厚、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建成风尚优良、品位高雅、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成省级文化先进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