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朝天区创新实施“暖巢”行动,夯基础、建平台、优服务,多管齐下,从“北雁南飞”到“群凤还巢”,吸引6273名“归雁”返乡建立创业实体5649个,“归雁经济”年产值超过6亿元,辐射带动就业3万余人,其中,脱贫群众4300余人。
一、深化“保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建立党政回引制和工作专班,12个乡镇全覆盖成立返创协会,对返创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区级部门+专家团队”联系机制。二是强化部门协作。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担保贷款、项目推介、证照办理等“保姆服务”。三是推进机构联动。依托6个驻外工作站和2个异地商会,精准对接返乡创业者需求,年均招引企业8家、带动创业2500人。
二、配套“政策礼包”,破解落地难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制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返乡创业22条”“互联网+朝天+N”等系列措施,持续开展差异化小微企业扶持、返乡入乡创业奖补、人才引进激励等。连续6年召开区四大班子参加的返乡入乡创业大会,奖补资金累计1000余万元。二是加大资金扶持。落实惠农E贷、乡村振兴贷、创业担保贷等数十项融资贷款政策,年均发放融资贷款6亿元以上。三是提升创业能力。开展“特色产业+实用技术”“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等多元化创业培训,近3年,开展技能培训10000余人,培养产业领军人物297人、致富带头人514人。
三、打造“双创高地”,吸引项目集聚。一是围绕产业建园区。创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聚集资源、服务创业”孵化机制,依托产业园区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5个、区级创业园23个,累计入驻项目500余个。二是围绕发展建驿站。创建村级创客驿站40个,打破土地、村组界限,破解创业项目低层次、小规模、零分散发展瓶颈,推动其由点向块状、带状发展。三是创新打造“居民工厂”。在大滩镇自然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吸引企业入农村,打造“居民工厂”,实现“出家门”“进厂门”,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两难”问题,实现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