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中腾飞
——2014年朝天区旅游工作综述
何俊 记者 张敏
2014年,朝天区建成了龙门阁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图为雪溪洞。(钟卫东 摄)
近年来,朝天区旅游发展突飞猛进。短短几年间,接待游客数从2010年的81.37万人次猛增到2014年28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4.01亿元增加到2014年16.85亿元,这对于一个贫困山区来说,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巨变。近日,记者深入朝天区各旅游景区,探寻该区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奥秘。
高起点规划 推进全域旅游格局
“以前朝天区旅游路线品种比较单一,玩不到一天就得打道回府。现在,旅游体验可丰富了,简直让人乐不思返。”来自陕西的游客李明宇先生告诉记者。
2014年,该区牢牢把握“创A”工作主线,抢抓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旅游资源转化战略,切实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条,着力打造全域型旅游新格局。
明月峡景区、曾家山景区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复核并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龙门阁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上3A级景区水磨沟,至此,四大精品旅游景区日益成熟。
按照“农旅结合,以旅强农,以旅促农”的发展理念,去年10月,该区依托沙曾平、蒲羊东、转马文等五大新农村走廊,围绕文安蚕桑博览园、中子核桃文化园、七盘关文化长廊等示范点,以及汪家乡蓝莓种植基地、平溪乡高山露地蔬菜基地和跑山鸡养殖基地、曾家镇山葵种植基地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体验集聚地,成功创建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
明月峡景区游人如织(张敏 摄)
高品位宣传 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朝天区一直重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抓住这一特点,全区上下动脑子,下工夫,策划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金点子”行动。
成立旅游营销中心,对旅游资源、线路产品、营销渠道和宣传平台进行了有机统筹、整合,确保旅游营销高效、宣传口径统一、咨询信息同步。
做强电视报刊宣传,积极配合央视4套《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央视10套《地理·中国》以及《四川日报》、《凤凰周刊》、《天下蜀道》等数家媒体对该区旅游资源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成功举办第二届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暨六届曾家山避暑节活动,结合重大节假日,推出“回家过大年,全家游朝天”、“三千佳丽游朝天”、“百万博主采风体验活动”、“重庆万人自驾游朝天”等系列宣传活动。
一系列大手笔、大运作,让朝天的旅游得到了质的提升,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赞赏。“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等荣誉更是朝天区提升旅游品位、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的最好见证。
曾家山景区游人如织(张敏 摄)
高质量服务 营造宾至如归的旅游氛围
如何在服务上做大文章,为游客营造一个舒心的旅游环境?朝天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开通“朝天乡村旅游联盟微门户”,整合旅游服务资源,及时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推介服务,根据游客反馈的评价信息加强对旅游业态的管理和提升。对景区服务员进行提升性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管理团队。
围绕“食、宿、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向服务行业,扩大宾馆和餐饮服务业的覆盖面,发展乡村农家乐,举办朝天第二届“名菜、名小吃”评选大赛,开展星级创建活动及服务行业文明评选,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此外,成功开发朝天核桃、麻柳刺绣、曾家山米珍等30余种旅游特色商品,培育旅游商品购物点20余家,积极创建了1家3A级旅游购物店;充分挖掘该区三国蜀汉文化、川北民俗文化的特点,开展了文艺节目进景区系列活动,改善旅游消费结构;积极培育旅游业态,曾家山滑雪场于去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了游客的全方位需求。